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绮书科元网
“感谢你们的坚持,起初以为只是颈椎的小毛病,结果发现了我肝功能异常的问题并进行了及时处理,现在我感觉舒坦了很多。”近日,已康复出院的李先生,再次来到武汉市武昌医院消化内科致谢。
李先生家住青山科元网 ,今年50岁,因肩颈疼痛来到武汉市武昌医院中医科就诊,经初步检查,医生判断他为颈椎病,便建议李先生住院进行系统治疗,而在入院检查时,医生发现他肝功能异常,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数值高出正常值7到14倍,随即将李先生转入消化内科做进一步治疗。
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吴文琪经过检查,首先排除了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,其他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常指标。“肝功能异常就像沉默的警报,不能掉以轻心。”消化内科主任王珣建议李先生进行超声内镜检查。结果发现了重大线索,在李先生的胆总管末端发现一个高回声团,胆总管也出现了扩张的情况。
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个高回声团的性质,王珣通过更精准的胆道子镜,在李先生的胆总管末端发现一个约0.5厘米大小的表面糜烂的隆起,经活检证实为胆总管炎性结节。“胆道子镜能够凭借纤细的镜体深入狭小的胆管内部,通过高清成像系统实现可视化精准探查。”王珣解释,由于胆管长期炎症刺激,导致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结节科元网 ,常见类型有良性纤维性结节、息肉样结节和化脓性结节。
展开剩余50%王珣表示,多数炎性结节属于良性病变,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,尤其是直径超1厘米的结节且病程较长、患者免疫力低下、胆管先天异常者,风险会更高。随后,王主任带领团队为李先生制定了完善的护肝、降酶、抗炎的治疗方案,李先生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。
超声内镜被誉为消化内镜医师的“第三只眼”,它巧妙地将内镜和超声技术合二为一。内镜前端的微型超声探头,可以在直视消化道的同时,对消化道壁及其周围器官进行“透视”检查。与传统超声相比,超声内镜的探头能发现小至2到3毫米的微小病变。特别是在胆胰系统检查中,超声内镜能够清晰显示胆总管、胰管等深部结构的细微变化,对早期肿瘤、微小结石等病变,其检出率显著高于CT、MRI等传统影像学检查。
在检查的同时,还可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或治疗,实现了“诊断-治疗”一次完成,大大提高了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胆胰疾病的诊疗效率。胆道子镜作为一种超细内窥镜,可通过十二指肠镜(母镜)的通道进入胆管或胰管,直接观察胆道内部情况,大幅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,降低了患者手术的风险。
王珣提醒,很多患者因为没有明显不适而忽视肝功能异常,也因不了解肝功能异常的潜在风险而没有及时就医,最后导致严重不良后果。市民需重视肝功能异常这种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,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的排查,及时拆除身体隐藏的“炸弹”。
(来源:极目新闻)科元网
发布于:湖北省伍洲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